开启左侧

湖北宜昌建姜祚正艺术馆,33字“田字体”诗能读出2008首诗

[复制链接]
武汉液欲 发表于 2019-1-18 08: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书两绝技,华夏一奇人”。2019年1月17日上午,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龙泉古镇,姜祚正艺术馆,高朋满座,名家云集,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知名学者诗人画家书法家评论家,现场共同见了证姜祚正这一华夏奇人,展现诗书两绝技。图为姜祚正手到诗成指书姓名趣诗。


1934年9月9日,姜祚正生于龙泉镇青龙山村,现年85岁。他天资聪慧,学习用功,练就了“出口成诗,日写千首”诗歌创作绝技,同时,他用手指书法,韵味独具。诺贝尔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赞姜祚正:“这绝活出自人脑,计算机没有这个程序,电离赶不上你这大脑!”


姜祚正艺术馆,共收陈列馆藏姜作正趣诗代表作品280多件,较全面地呈现了姜祚正趣诗指书的艺术成就。湖北省民协副主席王作栋说:“奇思妙语,无坚不入。”图为姜祚正(右)与王作栋合影。


当代工艺名家朱新泉(左),耗时5天,用数十个易拉罐制作成精美浮雕作品,赠送给姜祚正,成为当天最为珍贵的礼品之一。图为朱新泉(左)讲解作品。


趣诗,在于趣味。不仅文字内容要有趣,诗形诗态的表现形式也要奇趣。在7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姜祚正新创了39种新体诗,其中有一首33字的“田字体”诗,可读三、四、五、六、七言,可正读、反读、拆读、叠读,大小循环成诗2008首。图为姜祚正(右)为参观客人解读趣诗。


姜祚正艺术馆,是一个奇趣诗和手指书法艺术馆,在全国具有唯一性,其趣诗的艺术价值被文化艺术界人士称为“国宝”。


姜祚正艺术馆,已脱离了他个人荣誉的层面,它已成为湖北宜昌地区的一个奇特的文化苻号,成为中华文字的艺术品鉴宝库,因此,姜祚正被人称为“汉字魔术师”,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图为参观艺术家们在馆内留影。


奇趣诗人姜祚正,创作趣诗的故事几乎天天发生:字谜诗,使日本两个坏老头掏钱买骂;即兴指书,令杨振宁感叹人脑可以胜过电脑;厕所对联,经新媒体发布一天阅读近百万;七绝爱情诗,藏4幅对联8句成语。图为奇趣诗人姜祚正与怪奇公刘洪进合影(何宏江摄)。  


为人正议,忧国忧民。1954年,姜祚正投信《人民曰报》,建议戒烟,得到《人民夜生活》的复函;1957年,23岁的姜祚正,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将秤的十六两制改为十两制一斤,受到鼓励的答复。图为艺术界女粉丝与姜公合影。  


姜祚正艺术馆开馆现场,社会名流纷纷与姜祚正合影,互为风景,人抬人高。


如今,姜祚正虽已迈入耄耋之年,并移居深圳,但他仍不記故乡宜昌,每年都要回宜昌多次,当闻知当地政府要建姜祚正艺术馆,他毫不保留地将保存70多年的家藏文物和指书代表作品捐赠给姜祚正艺术馆。


1946年,12岁的姜祚正,写作出他人生中第一篇作文和第一副对联,其对联是:“野草梅子落,柴门稻花香”,这篇作文的原稿仍在,现已捐赠艺术馆。       


1958年,姜祚正创作的诗在报纸上发表,他写的“铁牛田间跑,电灯房内挂,猪像水牛肥,苕比南瓜大”,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图为当年发表地原文剪贴件。


姜祚正艺术馆的建立,不仅使龙泉古镇增添了又一个文化亮点,也为宜昌市增添了一个中华文字传习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


1月17日,在社会名流参观艺术馆之际,有人提议让姜祚正现场指书姓名诗,姜祚正展开鲜纸,不加思索,挥指立就。诗歌妙趣,指书一流,引得全场喝彩。图为姜祚正现场指书。


姓名诗创作结束后,又有人提出:把三人名字写成一首诗。姜祚正让来人把三个人的名字写在纸上,随后,姜祚正挥指作诗,瞬间完成。瞬间成诗和手指书法两绝技,让人叹为观止!图为姜祚正现场指书的姓名诗。怪奇公社刘洪进/图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武汉爱趣(武汉夜生活 武汉狼盟 武汉夜生活论坛 武汉特小吃 江城风月传奇 武汉夜色 武汉夜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武汉分类信息

更多+
Copyright  © 2013-2023  武汉爱趣-江城三镇剁饼子 江城风月传奇 狼萌武汉狼盟 武汉夜场 武汉夜生活  Powered   by  江城风月传奇 武汉夜场 武汉狼盟 武汉夜生活  技术支持:武汉夜生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