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湖北黄冈黄梅:稻下鱼虾欢

[复制链接]
武汉湿妹 发表于 2018-11-12 13: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武汉爱趣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媒武汉特色小吃老狼 张静 武汉特色小吃独狼 吴句兵

“虾子有水稻遮阳,可以一直长到8月呢。”黄梅县杨柳湖种养大户胡爱国乐呵呵地说,自从在承包的200亩稻田里采用“虾稻共作”模式后,每年增收40余万元。

“我们这里是低湖田,水稻一年只能产一季,常年产量就是800余斤。为了增加收入,我们2013年开始搞虾稻连作,每亩最高产虾达90公斤,可创收3000余元。”谈到稻虾连作,黄梅县濯港镇杨柳湖的湖北红马生态农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经理王国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王国英介绍,养好虾的关键是先种好水稻。“不施化肥、喷农药,这样的水质才能保证小龙虾养殖。”王国英说,龙虾吃掉田里的虫子,它们的分泌物成为水稻生长的肥料,“现在每亩水稻产量高达500余公斤,还省去了化肥、农药的成本。”

为鼓励农民积极开展高产高效、节能节地、生态环保的稻田新型种养模式,黄梅县先后出台了土地流转、信贷、补贴、奖励等优惠政策,并将稻田综合种养工作纳入全县科学发展绩效考核范畴,鼓励乡镇和部门一起支持壮大稻田综合种养规模。

为稻田做加法,除了养虾,鱼儿也在稻田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连日来,黄梅县濯港镇陶河村稻虾稻鱼种养基地一派繁忙,投食、下网、捕捞、分拣、装车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批批活蹦乱跳的白鲢、花鲢鱼苗被装车送往全国各地。

濯港镇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张建柱介绍,该基地今年能上市白鲢、花鲢40余万公斤。

绿色生态的种养模式,既产生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又提高了套种套养的产品质量。由于该县鱼虾产品质量高,每到旺季,订单供不应求,产品远销河南、上海、浙江、深圳等地。“稻虾鱼共作是在田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生态闭环。”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顾泽茂介绍,农民在稻田里养小龙虾,会因小龙虾的经济价值较高,而自觉减少施用化肥、农药。小龙虾又可以为稻谷生长提供肥料并处理秸秆,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目前,黄梅县已开发虾稻鱼共作面积24.6万亩,每亩对比单一种粮增加纯收入2000余元。
武汉爱趣(武汉夜生活 武汉狼盟 武汉夜生活论坛 武汉特小吃 江城风月传奇 武汉夜色 武汉夜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武汉分类信息

更多+
Copyright  © 2013-2023  武汉爱趣-江城三镇剁饼子 江城风月传奇 狼萌武汉狼盟 武汉夜场 武汉夜生活  Powered   by  江城风月传奇 武汉夜场 武汉狼盟 武汉夜生活  技术支持:武汉夜生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