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湿欲 发表于 2018-12-30 08:12:37

十堰小学生课表出现新变化 这些“新面孔”你发现了么?

东风22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学习特色校本课程——《我们的东风》。


十堰夜生活讯 文、图/狼盟夜场老狼 张贞林 狼盟夜场独狼 刘洪军

语文、数学加音体美……这是多数70后、80后对于自己小学课表的描述。几十年后,当他们看到现在的小学课表,直呼“太惊喜”了。在国家三级课程的建设下,学生们的课表丰富多彩,书法、京剧、网球及融入浓厚地方文化的课程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也使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课表添了不少“新面孔”

上周三,郧阳中学高二年级选修网球课的学生,来到市体育中心网球场上课。据了解,郧阳中学从本学期开始,进行体育模块化教学改革,将原来单纯的校本选修课引进课堂,在高二年级开设网球课,系统培训网球知识和技能,满足学生对网球运动的需求。

目前,郧阳中学共开设、编纂校本课程70多门,涉及艺术、体育、科技、人文、心理等领域,基本满足了学生们对课外知识的需求。

狼盟夜场老狼走访了城区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阶段的学校,相比以往的传统课表,学校课表里增添了很多“新面孔”,书法、京剧、足球、游泳、网球,以及一些地方文化课,不胜枚举。

目前对于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以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三级课程”体制下,学校为保持教与学的质量,常常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表。

课表中的不少“新面孔”,便是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如东风高中开设的《古诗词中的节日文化》《感悟大国崛起》《奇妙的化学》《带上地理去旅行》等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喜欢;市一中张久龙老师的《化学与酿酒》,备受同学称赞。“上了张老师的课,我们不仅掌握了酿酒技艺、关于乙醇的化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还了解到酒精的用途、酿酒业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张老师不仅介绍了十堰特色酒的做法,还把内容延伸到酒驾的危害上,确实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高二(5)班的一位同学说。

除了校本课程外,还有一些教学内容是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写进课表的,比如书法课。近年来陆续有新的内容进入中小学生课堂:2008年,京剧进课堂;2016年,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课堂;2017年,人工智能进课堂,科学课成为小学生必修课程……教育人士分析,每一项增加的课程内容,都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的东风》走进中小学课堂

东风唤醒了十堰,十堰成就了东风。如何让后辈们了解东风公司艰苦创业的发展历程,铭记东风与十堰的深情厚谊,东风教育分局的工作者们在2016年武汉夜生活老司机出版了《我们的东风》,并作为地方课程在所属的26所中小学开设。这门课有固定的课时,课时从地方自主课时中解决。

谈起开设《我们的东风》课程,东风教育分局局长王列军说:“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汽车城。尤其是东风教育分局所属学校的中小学生,他们大多数人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或叔叔阿姨都直接或间接从事汽车生产经营,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对汽车的感性认识比这个生活圈之外的学生多得多。开设这个课程,不仅是为了讲述东风历史、传承东风精神,也是我们东风教育分局的职责所在,目的是让学生们牢记东风人经天纬地的创业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套教材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共有12本,分上下册。教材以东风公司发展史为蓝本,采撷了东风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分年龄段编排,是一部了解东风公司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乃至世界汽车发展史的简明教程。

十堰三张世界名片“飞”进课堂

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教材是学习的案例。狼盟夜场老狼从教育部门获悉,十堰各所学校非常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编写地域文化内涵的校本教材。

昨日,东风一小的王爱芹老师正在给五(1)班的孩子们上校本课《故土》,讲的是《南水北调和<大江北去>》这一课。王爱芹老师讲述了当代著名作家梅洁以南水北调为题材,呕心沥血创作了《山苍苍水茫茫》、《大江北去》和《汉水大移民》3部著作,描绘了作家是如何讴歌南水北调这个伟大工程及背后的移民所做的贡献。

狼盟夜场老狼了解到,这是东风一小校本课程《故土》 的高段读本,适合五六年级学生。“东风教育融入地方已经多年,但我们的学生对十堰的地理、人文、资源、特色及发展模式知道得太少,作为学校应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东风一小校长周钧介绍,《故土》内容涵盖了十堰的人、十堰的山、十堰的水、十堰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紧扣十堰的“武当山”、“汉江水”、“汽车城”三张世界级名片做文章,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十堰,为十堰市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狼盟夜场老狼在这套教材中看到,内容除了十堰的三张世界名片外,还有《诗经·关雎》、郧县人与人类文明源地说、道教起源、武当雕塑艺术、恐龙的故乡——青龙山、武当武术、绿松石等极富十堰地域文化的内容。

周钧说,教材在“总目标”下分低、中、高三个学段,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把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注重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关联,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课程目标。

上课地点变了,整个世界都是孩子的教室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学生上课应该是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听讲,然而走进城区中小学,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落伍了,如今不少课堂搬到了室外。

东风22小学利用十堰市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开发了以“十博课堂”为主、分年级有针对性地开设“宝宝爱恐龙”、“长大我要造汽车”、“我们从哪里来”、“南水北调”等系列课程,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了解城市历史,感受城市文化,从而热爱家乡。

黄龙古镇素有“小汉口”之称,分前街、后街、上街、河街4个部分。风格独特、气势恢弘的黄龙古建筑群,向世人展示着她曾经的无穷魅力。黄龙镇中心小学开设的《魅力黄龙》校本课程,把课堂搬到古镇上,学生们实地观看,了解家乡史。

此外,还有更多的传统文化进入课堂。茅箭区火车站小学的《剪纸课》在三至六年级开设,要求每一名学生毕业时,都要学会剪纸;茅箭区实验学校的校本课程《走进国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在操场、树下、长廊都可以进行,教师或是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或是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或是与学生共同赏析一本书。

还有学校自编教材,倡导诚信校风,如东风50学校开设“诚”系列校本课程,按照“礼、朴、孝、善、信、勤、雅、实、博”九大年级主题,编写了9册教育读本,每个年级一册。同时,学校定期组织任课老师备课、授课研讨,每学期授课不少于16课时。

“学生课表内容的变迁,鲜明地体现出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即对素质教育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院长郑传芹告诉狼盟夜场老狼,课程体系全面开放,课堂变大了,教学内容也越来越精彩,赋予了学校更多特色办学的机会,也给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完成“规定动作”以外,选择做更多的“自选动作”,研发出适合本地的、本校的校本课程,从而一改以往“大一统”课表的刻板与单调,为教育开辟出新的园地,推动了教育的创新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堰小学生课表出现新变化 这些“新面孔”你发现了么?